深圳將出土地新政!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可分期繳納地價 不計利息!
近日,深圳市司法局發布《深圳經濟特區國有土地供應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條例》),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大城市新興產業用地成本高的難題,或將出現深圳版本的“解決之道”。
規范供應方式
可以說,《管理條例》進一步健全了深圳的國有土地供應體系。
(資料圖片)
在土地供應方式上,《管理條例》提出將劃撥、出讓、作價出資(入股)、租賃等供應方式統一進行規范。同時,對臨時使用、委托管理、儲備土地短期利用等方式也進行了原則規定。
《管理條例》提出,縮小劃撥范圍,明確產權歸政府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用地可以以劃撥方式供應。嚴格限定協議出讓范圍,明確產權歸社會投資主體的非營利性的公共設施用地、特許經營的公用設施用地、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土地等用地可以通過協議出讓方式供應。
此外,完善國有土地租賃規則,區分短期租賃和長期租賃,明確短期租賃方式適用于短期使用的急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長期租賃方式主要用于保障不同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用地需求,降低產業用地初始取得成本。短期租賃年期一般不得超過五年;長期租賃的年期不得低于五年,不超過二十年。
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管理條例》進一步優化土地市場營商環境。在優化用地審批程序上,探索建立用地用林用海聯合審批機制,建立以標定地價為核心的土地市場價格體系,建立重點發展片區區域評估制度,提高土地供應審批效率,提升政府服務效能。
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上,明確深圳市政府規定的重點產業項目、總部項目等類型的用地可以分期繳納地價,不計利息。同時,健全產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供應體系,降低用地成本。
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明確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可以采取“帶項目”掛牌方式供應,只租不售的創新型產業用房可以采取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應土地,引導企業通過提高產業用地容積率等方式拓展產業空間。
此外,在國家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規定基礎上,《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國有土地使用權續期規則,對續期時點、續期條件、續期年限、續期程序等進行了進一步細化。
不少房企人士都表示,土地價格是影響房地產價格成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地方招商引資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應該是此次條例最大的亮點。土地成本已經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管理條例》明確提出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重點產業項目、總部項目等類型的用地可以分期繳納地價,不計利息。產業用地可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只租不售的創新型產業用房可以采取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應土地,引導企業通過提高容積率等方式拓展產業空間,滿足發展需求。
“此次對房地產用地并無明確表態,因為此次條例重在管理改革,即便是對產業的扶持,重點也是新興產業和實體經濟。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對于2035年建成新住房體系,即住宅用地要占到建設用地的30%左右,未來住宅用地是有保障的,商品房特別是普通商品房也會增加供應,當然還會繼續限制地價、房價,確保普通商品住房占主導。”李宇嘉說。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城市可用土地空間逐漸減少,土地成本持續攀升,原有工業用地土地收益率不斷下降等問題逐步浮現,工業上樓這一概念在深圳早已落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各區共有近72個工業上樓項目,用地面積854.8萬平方米,平均容積率4.2,廠房面積2306.5萬平方米。其中,大部分項目在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范圍內。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