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疆情深!山東把普通話推廣培訓送教到邊疆
(相關資料圖)
根據山東省援疆指揮部和山東省教育廳的安排,魯東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的普通話培訓工作。8月5日—8月15日,魯東大學教學團隊奔赴喀什疏勒縣送教上門,對200名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10天100課時,教學團隊對當地教師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普通話培訓,切實提高了當地教師的普通話應用水平。
據介紹,此次活動山東共有16所高校參與,負責喀什地區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麥蓋提4縣的在職在崗教師普通話培訓。根據安排,山東高校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分批次選派教學團隊赴喀什送教上門,開展線下培訓。
疏勒縣位于新疆西南部,隸屬新疆喀什地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轄區境內生活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語言環境復雜。魯東大學對口支援疏勒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培訓對象主要是當地中小學、幼兒園的200名專任教師。疏勒縣教育局局長穆太力普·合力力說:“舉辦這次培訓,是適應疏勒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彼f,疏勒縣的教師在普通話水平上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據魯東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副主任姜嵐教授介紹說,魯東大學作為本次培訓的承訓院校,在培訓前期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到新疆地區存在的普通話發音問題。針對當地教師的發音情況,魯東大學培訓團隊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培訓課程,內容包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解讀、師德師風教育等主題性教育課程,普通話聲母韻母發音訓練、聲調訓練、方音糾偏、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等普通話基礎能力訓練,以及教師使用普通話進行教育教學的實操訓練等。
“推廣普通話,運用規范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睂W員代表阿麗屯妮薩·艾熱提老師格外珍惜此次的學習機會,力求通過培訓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課堂上,培訓教師們認真負責,積極與學員們進行互動,盡可能地調動起學員們的學習積極性。為保證培訓效果,培訓團隊結合疏勒縣教師的實際需求,采取了“小班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及訓練,培訓教師對學員逐一聽、糾、練,創造性的實行“一人一策”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精準指導,有效解決學員們普通話發音的難點問題。
“本次教育援疆留下‘山東印記’、唱響‘山東品牌’?!苯獚贡硎?,培訓對于促進魯疆文化互通、情感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有力地提高了疏勒縣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水平,為當地打下了堅實的師資基礎,借普通話之力助推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再次續寫了魯疆文化交流新篇章。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蔡繼釵 通訊員 高舜華 報道)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