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給優質券商松綁 有助于發揮“頭雁效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表示,要優化證券公司風控指標計算標準,適當放寬對優質證券公司的資本約束,提升資本使用效率。這意味著對券商經營杠桿水平適度放松,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給券商松綁,激發了券商活力,也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限制行業的過度融資,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促進投融資平衡。
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對券商建立了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控指標體系。這一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防范系統性風險等。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券商應當按規定計算凈資本、風險覆蓋率、資本杠桿率、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率等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對于各項指標,監管都設定了紅線。
券商能辦多大的事,受限于自身凈資本水平。通俗而言,按照現有杠桿水平,1元凈資本最多能辦5元的事,超過5元就是風險指標超標了。放松資本約束,提升資本使用效率,也就意味著1元凈資本可以干5.5元、甚至6元的事了。
適度放松優質券商的資本限制,可以充分激發券商自身活力,發揮“頭雁效應”,從而激發市場活力。松綁之后,券商就有更多的額度來從事兩融業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入場資金。甚至在松綁之后,券商自身的投資額度也會增加,增加直接入市資金。券商也可以開展更多的場外衍生品業務,通過對沖與做市交易,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助力資本市場走向繁榮。
適度放松券商的資本限制,也避免了券商的過度融資。市場對于上市券商的再融資多有詬病。一些券商再融資動輒一兩百億,無不是受凈資本所限,公司業務的擴大存在一定制約,急需補充資金擴大公司業務規模。
適度放松券商的資本約束,提升資本使用效率,相同的資本能做的事更多了,可以減少券商的過度融資行為,鼓勵行業走資本節約型道路,進一步促進投融資的動態平衡。
當下,提振投資者信心是重中之重,讓市場活躍起來,適度放松券商的經營杠桿,是一項非常有針對性的舉措,無疑將帶來積極的政策效果。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