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雙職工家庭”解憂,北京這幾處暑期托管班受歡迎
孩子一放假,家長就頭疼。特別是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假期沒人看孩子,是最現實的問題。為緩解職工子女假期“無處去”“無人看”的問題,自2014年起,北京市總工會率先在全國工會系統開展了職工子女托管服務,并逐漸探索出三種開設托管班的模式,幫助職工解決“后顧之憂”。
樣本1:
(資料圖)
單位托管班 孩子和爸媽一起“上下班”
“老師再見!”“再見啦,明天見!”下午5點,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朝陽實驗學校小學(低部)的校門口熱鬧了起來,師生同學間的告別聲此起彼伏。但這不是學校的教學班,而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職工子女暑期托管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朝陽實驗學校小學低部就在安貞醫院的東門外,“把托管班設在學校,既滿足了孩子們活動場地的需求,也方便醫院職工接送子女,所以我們也非常感謝學校方面的支持。”安貞醫院工會負責人說,醫院的職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從2017年就開始辦了,今年是疫情后第一次開班。托管班從7月17日開班,持續到8月18日,目前招收了兩個班級,每班30人,都是一到六年級的小學生。“我們按職工需求開設的班級,規模上沒有限制,凡是符合要求的均可以報名,應收盡收。”
“工會這項服務相當給力,真是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在安貞醫院從事行政工作的沈楠每到暑假,都特別頭疼孩子的去處。沈楠告訴記者,女兒今年9月就要升小學二年級,她和先生平時都要上班,根本看不了孩子,但現在就方便多了。沈楠每天上班時把孩子一起帶來,送到托管班后再去上班,“托管班老師從7點半就開始在門口等著接孩子了,大人上班完全不受影響。”
王冬冬是安貞醫院的全科醫生,和先生也是雙職工家庭,家里老人年紀大了,孩子開學就要上三年級,學習上和課外的一些需求老人也輔導不了。為了安頓女兒在暑假的去處,王醫生提前給女兒報了兩個夏令營,“后來聽說單位工會要辦托管班,我趕緊就把那兩個夏令營退了。”王醫生笑著說。現在,她每天早上7點40分把孩子送過來,晚上下班如果不用值班,正好接上孩子一起回家,“而且這托管班一天管兩頓飯,老師能輔導寫作業,還有其他特色課程,安排得特別豐富。”
形式:社會組織參與 三方共同出資
記者了解到,安貞醫院工會開辦的職工子女托管班采取了社會組織方參與的形式,托管班的社會組織方是中教樂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托管班配備了一名現場負責人,兩個班級分別配備班主任、配班老師,并根據課程內容設置配備專業課老師。
該公司運營總監告訴記者,結合工會對托管班的需求,本著“拓寬思維、綜合發展”的教育理念,托管班在輔導孩子完成假期作業的基礎上,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與勞動教育并舉,設置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比如創意美術、非遺項目、樂享手工、籃球等,以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形式和實踐活動啟迪孩子們的心靈,為職工營造一個家長放心、孩子開心的假期學習與生活環境。
孩子們的伙食怎么提供呢?托管班的餐食是由安貞醫院食堂做好后裝入餐盒送到學校,葷素搭配,營養又健康。“都是咱們食堂自己做的,食品安全放心,這是最重要的。”一位職工家長說。
托管班需要繳費嗎?安貞醫院工會負責人透露,今年醫院開設暑期托管班的整體費用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上級工會適當支持,二是本級工會部分支持,再有就是職工象征性出一部分。”該負責人說,工會開設托管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務職工,因此在時間等項目安排上都會盡可能考慮職工需求,“比如托管班是5點放學,但如果我們有醫生手術結束晚了,6點多才能來接孩子,老師們也是一直陪著孩子的。”
樣本2:
街道托管班:轄區工會會員均可報名
上午9點,朝陽區朝外街道市民活動中心4層活動室門口,小朋友們在老師的迎接下走進教室,新加入的孩子們還領到了嶄新的營服和卡牌。
不同于用人單位面向本單位職工開設的暑期托管班,這處暑期托管夏令營由朝陽區朝外街道總工會主辦,面向所有朝外街道工會會員,凡有需要且符合要求的會員均可報名參加。
“目前我們開設了一個班級,30個孩子,7月17日開班,到8月25日結束,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暑期。”朝外街道總工會主席龍梅介紹,托管夏令營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我的中國式生活”。
現場運營機構負責人于立說,托管夏令營課程主要圍繞延展性學習、體驗式練習、實踐式游學這三個維度去開展,孩子們可以體驗到書法、國畫、武術、吟誦、戲劇等傳統文化課程,同時還有朝陽區科協送來的科學實驗課程,“每周我們還有一次帶著孩子們外出的游學體驗活動,像上周我們就去了焦莊戶地道戰遺址。”
朝外街道夏令營的課程時間安排在早上9點至下午6點,與職工工作時間契合,重點解決“家長上班,孩子獨自留家”的難題。
形式:購買第三方服務 伙食標準一天兩餐40元
“街道工會這項服務特別好,孩子放假也有人管了!”周女士是轄區一家企業的職工,通過工會微信公眾號了解到托管夏令營的信息后立刻給孩子報了名,“早上上班的時候給孩子帶來,下班之后我再過來接走,一點兒不耽誤事。而且這個托管班一天交40塊錢伙食費,價格我們也能接收。”周女士笑著說。
龍梅介紹,托管夏令營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開展,每個孩子每天40元的伙食費包括午餐和下午的一頓加餐,兩餐都是由街道辦事處的食堂制作,食品安全有保障。其中午餐標準為兩葷、兩素、兩湯和主食,用餐就在朝外街道市民活動中心的餐廳,有孩子們專用的餐盤,桌椅整潔,空調涼爽,就餐環境舒適;下午加餐則以水果、酸奶、點心為主,“有時我們也給孩子準備點兒粗糧,比如玉米之類的。”
掣肘:沒有合適地方 租金成本太高
開不成的托管班多“卡”在場地上
要找到一個靠譜、安全又經濟實惠的暑期托管班著實不易,因此,無論是職工所在單位工會還是街道工會開辦的暑期托管班,都非常受廣大家長的歡迎。但實際采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不少單位也面臨開設托管班的諸多困難。
“我們單位以前也開過托管班,同事們都特歡迎,適齡的孩子、家里老人看不了的基本都來了,但今年就沒開,說是經費問題。”北京一家國企職工告訴記者。市民馬女士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她也就開辦托管班的事宜咨詢過單位工會,“工會說,因為我們單位職工少,又是和其他單位共用一個辦公樓,沒有場地,所以辦不了。”
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起,北京市總工會開展了職工子女托管服務,并逐漸探索出假期托管班的三種模式,即:單位內部職工子女托管班,街道面向轄區單位的職工子女托管班,還有單位之間、單位與附近街道之間聯合開辦的職工子女托管班。
2022年,北京市總工會出臺了《北京市總工會關于加強新時代工會女職工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基層工會開展職工子女托管、托育以及‘六一’兒童節活動等職工子女關愛服務所需經費,可從工會經費中列支”。
走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場地是制約各單位、街道開設托管服務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們遇到過很多用人單位想開班,但就卡在場地上,一是自身沒有合適的地方,另租場地成本又太高,負擔不了。”一位曾多次承辦過單位托管班的教育機構負責人說。
對此,不少市民表示,期待更多形式多樣的公益性暑期托管班,相關部門也能出臺更多政策,解決場地、經費等制約因素,為更多雙職工家庭解決“后顧之憂”。
觀點:開辦托管班 孩子安全是首位
北京市海淀區伍月青少年事務發展中心負責人宋璞喆表示,自身沒有合適場地的小型企業可以選擇和具備場地條件的大型企業合作,或者社區、街道的黨群活動中心也可以利用起來。“其實場地問題不難解決,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師資力量,如何保證孩子健康發展。”
在宋璞喆看來,開設托管班,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與此相關的人員配比、教師素質、課程活動的安排設置,都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有些企業或用人單位,自身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技能,那辦不起來索性就不辦了。”
宋璞喆說,希望政府部門在資金方面能有更多介入和支持,“但這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資金,家長也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天淇 實習生 李苑瀅
流程編輯:U031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