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掃全知道!“河南非遺一張圖”今日上線
頂端新聞記者 郝瑞鈴 實習生 王瑩瑩 景凌
如何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非遺,走近非遺,讓這些傳統技藝變得可觸可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日,2023河南智慧文旅大會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舉行,此次大會以“人工智能智慧文旅發展新動能”為主題,現場展示多項前沿科技和智慧文旅最新產品,給出科技賦能非遺傳承的解決方案。
【2023河南智慧文旅大會今日召開,非遺技藝集中現身】
大會現場,河南非遺技藝展示區熱鬧非凡,來客紛紛駐足。
“點茶是唐宋時的煮茶方式,這樣煮出來的茶很香?!敝v解員捧上制成的茶,邀請參觀者品嘗。身著漢服的講解員手執茶筅擊拂茶湯,盞中茶沫如云。
講解員介紹,點茶前,需先將茶葉炙干,再用石臼初步搗碎,后以石碾碾成茶粉,轉入石磨進一步磨細。所得粉末還要用茶羅篩出最細,只有這樣極致細膩的茶粉才能浮于水上,以便擊打出蓬松細密的茶沫。不僅茶葉要經過多步處理,所用茶盞也要先燙熱,才能保證點茶時茶粉不沉。
點茶在宋朝盛行,愛茶之人所用方法各不相同,流傳至今的點茶法中,最著名的是載于宋徽宗《大觀茶論》的“七湯點茶法”:過程中七次注湯,每一道湯所用的擊打手法都不相同,茶沫從“疏星皎月”狀,直到“溢盞而起”,這碗茶才算點成。
“點茶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挺費體力。”講解員解釋,擊拂茶湯的速度和力道都要均勻,講解員遞來茶筅,邀請參觀者親身嘗試點茶。
展區的幾張幾案,將千年前的技藝鮮活地展示在今人面前。非遺保護傳承,重在融入現代生活,要激發民眾對非遺的了解和熱情,才能讓古老技藝煥發活力。
【科技賦能非遺傳承,河南上線“非遺一張圖”】
河南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不僅文化遺產豐富多彩,更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大省。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25個、代表性傳承人126名,省級代表性項目1030個、代表性傳承人1147名,市級代表性項目3311個、代表性傳承人3976名,縣級代表性項目9481個、代表性傳承人10971名。
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非遺,走近非遺,讓這些技藝變得可觸可感?
2023河南智慧文旅大會上,由河南省與百度聯合打造的“河南非遺一張圖”官宣上線。通過與百度人工智能、知識圖譜、大數據等先進數字技術相結合,將河南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基本信息、流傳歷史、技藝傳承、拜師授徒、傳承譜系、門店信息、照片、視頻、資訊等都被集納整合,形成河南非遺資源的“數字資產庫”和交流傳承的集中展示空間。
此外,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河南非遺數據檢索、抽取與處理,這些非遺信息背后的非遺代際傳承、地理分布、對標項目等關聯內容也可以被可視化呈現。
百度智能云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河南非遺一張圖”中的信息與數據還在不斷完善中。未來,隨著非遺信息量的擴大和非遺數據的沉淀,“河南非遺一張圖”將推動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促進河南非遺活態傳承、實現河南非遺資源的數字轉化和創新發展,助力河南非遺破圈出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