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劉海棲:促進孩子多讀書,馬拉松閱讀是個好主意
魯網8月27日訊(記者 范金鑫) 8月27日,由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教育出版社、魯網·泰山財經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山東少年馬拉松閱讀大賽全省總決賽在山東省圖書館總館一樓報告大廳成功舉辦。大賽現場同步舉辦了頒獎儀式和作家讀書分享會活動。
此次全省總決賽競賽書《游泳》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劉海棲首部運動主題兒童成長小說,也是一部獨特的城市文化兒童小說。頒獎典禮結束后,劉海棲與參賽選手面對面分享了該書的創作心得,與小讀者展開了親切的交流。頒獎儀式前,魯網記者專訪了劉海棲,圍繞此次大賽,邀其暢談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經歷和思考。
魯網:山東少年馬拉松閱讀大賽已經走過第五個年頭了,您認為這種比賽形式對于兒童愛上閱讀有哪些幫助?
(資料圖)
劉海棲:現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了很多,各種方式也都有,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孩子多閱讀,引起他們的興趣。 比賽中要求在規定時間里,參賽者現場同讀一本書然后現場答題,我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書和題目要更準確更精細,哪些書會讓更多孩子有興趣,更能集中注意力,這需要提前做一些研究和討論。
魯網:《游泳》一書涌現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您最喜歡這本書里的哪個角色?
劉海棲:寫作這個事情,哪一個人物你都不要忽視他。主要人物有主要人物的風采,次要人物有次要人物的作用。如果叫我說的,每個角色都傾注了心血。但是這里頭,他一定有一條主線,為了主線可能就需要一些人物在故事上有更多的傾向。盡管有一些很小的角色,我也要把他寫得出彩。
魯網:《游泳》是您的首部運動主題兒童成長小說,后面您也寫了《乒乓響亮》。您認為這個題材的作品對于兒童來說有哪些意義?
劉海棲:我覺得對于兒童成長來說,體育和游戲這個東西是離不開的,所以我把我小時候學游泳以及學乒乓球這些體育經歷都寫在了小說里。因為在我們那個年代,我們小時候,可能體育運動是進行比較多的娛樂方式。現在的孩子興趣更廣泛,我把這些都寫出來,讓現在的孩子也可以多了解一下過去我們的經歷。
魯網:《游泳》一書描繪了很多關于過去泉城濟南的民俗風情。今天我們的總決賽也相約在濟南舉行。您和濟南有哪些淵源?
劉海棲:我很熱愛濟南這個城市,因為我在這里生活了59年了。濟南有水又有山,有厚重的歷史也很有靈氣。所以我的幾部小說包括《有鴿子的夏天》等,都有在寫濟南。我越寫,就越覺得濟南是一個可愛的城市。
魯網:您曾經講過關于孩子如何寫作文的話題,建議孩子多出門,走進大自然,多和外界交往。“最好做一個有故事的人。”那么我們也知道,寫作需要敏銳度,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您認為孩子如何提升這個技能呢?
劉海棲:我覺得一個是讀書,再一個是多接觸外界。兩個人在一起才有故事,兩個東西在一起才有故事,多和外界接觸,你就會有更多的故事。怎么做有趣的人?那就是不斷的豐富自己,不斷的去接觸別人,不斷的去成長,不斷的健全人格魅力。
魯網:每年我們的大賽都會邀請作家,與參賽選手們面對面分享創作心得。當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成人文學作家加入兒童文學創作,您怎么看這一現象呢?
劉海棲: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一件事。因為兒童文學也是文學的一部分,不應該把它從文學里割裂出來。兒童文學作家是天生的,很多知名的作家過去都寫過兒童文學作品。但是想為兒童寫作,你就要做好準備。兒童文學有他自己的東西,尤其重要的是兒童觀、兒童立場。
魯網:近年您的作品獲得多項大獎,得到了讀者的廣泛認可,接下來您的創作計劃是什么?
劉海棲:我可能更多的還是寫我熟悉的領域,不熟悉的我可能寫不好。如果要寫,更多的我還是會寫我經歷過的東西,思考過的東西。因為我們那一代人的童年很豐富,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足夠我再寫幾年的。
作家簡介:劉海棲,山東海陽人,1954年10月20日生于武漢。1970年12月入伍,1976年退伍。長期從事童書出版工作,編審。后擔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人物獎、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山東省勞動模范等稱號和獎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童話《無尾小鼠歷險記》《爸爸樹》《豆子地里的童話》《光芒》等,長篇小說《有鴿子的夏天》《小兵雄赳赳》《街上的馬》《風雷頂》《游泳》等。作品曾獲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入選“大眾喜愛的 50 種圖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并有作品翻譯為阿拉伯文和法文出版。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