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開行今年首趟“鄉村振興”新梅冷鏈專列
8月28日12時12分,一列裝有32只集裝箱、滿載640噸新疆伽師新梅的41146次“鄉村振興”冷鏈專列從新疆喀什站駛出,運往陜西渭城站,到達后將進一步轉運至全國各地,滿足消費者對時令水果的多樣化需求。
“今年,我們落實國鐵集團要求,發揮鐵路運輸優勢,加大對南疆地區農副產品運輸的幫扶力度,組織人員對南疆喀什、阿克蘇等地棉紗、新梅等產品銷售和運輸情況進行走訪,開行鄉村振興貨運班列,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副主任李星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伽師新梅即市場中的“西梅”,伽師縣有著2000多年的酸梅種植歷史,曾被喻為中國酸梅之鄉。2000年以來,伽師縣引進法蘭西等西梅品種,通過與本地酸梅、桃樹、杏樹嫁接培育出本地化的伽師新梅品種,深受市場歡迎。目前,伽師縣種植新梅45萬畝,今年掛果36萬畝,2023年預計產量約23萬噸,產量占到全國的60%以上,新梅種植已成為喀什地區鄉村振興項目的支柱產業。
“這是我們今年首次通過鐵路冷鏈專列發運新梅,進一步緩解了公路運輸的壓力,今年我們計劃發運4趟專列128個冷鏈集裝箱,貨重約2600噸,總價值約8000萬元。”伽師縣新南疆果業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帥印說。
新梅在8月底至9月初集中上市,采摘期和物流期較短,具有運距長、保質期短的特征,這對運輸時效、冷藏運輸標準有著嚴格的要求,通過鐵路冷鏈運輸相當于移動的智能化冷庫,能夠最大限度保證鮮果品質,終端消費者能夠品嘗到接近于現采新鮮程度的新梅。
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加強裝備檢測工作,實行排空箱前驗箱、裝貨前試箱的雙保險驗箱方式,按照重點物資監控標準,提前在喀什派駐2名專業技術人員,設立臨時驗箱點,嚴把裝備質量關,為冷鏈裝備提供技術保障。
“這次我們配備了國內最先進的冷藏箱及‘8+1’供電車組,能夠保證箱體24小時不斷電,同時能夠實現全過程運行監控,箱內數據指標每5分鐘進行一次更新,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新梅鮮活度。”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喀什貨運中心喀什營業部經理常軍介紹。
今年以來,新疆鐵路部門精準對接農產品企業需求,加大同屬地農業部門、發運企業、短駁運輸公司的溝通聯系,建立動態協調機制,實時掌握摘果、包裝、入箱、短駁等運輸全過程實現了各環節“無縫對接”,整批運輸時間壓縮近四分之一。
“往年我們采用汽車運輸和火車冷鏈運輸相結合的模式,今年計劃大批量的采用火車冷鏈專列進行運輸,逐步實現鐵路冷鏈運輸常態化。”伽師縣商務和工業化信息局黨組書記邢建金表示。
“新梅冷鏈專列運輸通道的成熟,為疆內各類特色林果產品運輸開辟新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喀什貨運中心黨委書記李成說。
今年,喀什貨運中心運輸核桃、杏醬、棉籽油等10余種農產品9.43萬噸出疆乃至出國,為鄉村振興按下“加速鍵”。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楊樂 吳奇)
來源:中國日報網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