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了村民10余年的鬧心事解決了!海南萬寧這樣做……
大家祖祖輩輩都是親戚,謙讓一點,咱也不虧,何必跟自家兄弟過不去呢。
7月25日中午12時許,頂著炎炎烈日,海南省萬寧市禮紀司法所工作人員賴仁偉與村干部等人,正在村里不厭其煩地規勸,苦口婆心地調解一起土地糾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海南省萬寧市司法行政系統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
普法入戶、進村調解、貼身援助……近年來,海南省萬寧市司法行政系統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書寫新時代“楓橋經驗”新篇章。
百姓身邊的人民調解
“原本是一條狹窄小路,讓全村人很鬧心,是個10余年都解決不了的矛盾。林所來了以后,得知情況后馬上介入調解,解決了問題,使得這條小路終于通車啦。”萬寧市東澳鎮海圮村村民潘龍勇看著新修好的道路,對萬寧市司法局東澳司法所所長林志平連連稱贊。
東澳司法所所長林志平到海圮村對一起矛盾糾紛進行回訪?記者楊曉暉?攝
這條剛擴建好的路,是海圮村村民進出鎮上最便捷的一條路。在這之前,這條路狹窄得僅能摩托車通行,稍微大點的車輛得繞行。如果村里有人蓋房需要搬運物資,運輸車輛得繞上數公里才能進出村。
一條小路,為什么困擾了海圮村村民10余年?
原來,這條路兩邊有兩塊地,地里有兩座墓,均屬于海圮村村民潘某家。其他村民希望潘某從中騰出一些地,用于擴寬這條路。由于風俗習慣等因素,50多歲的潘某不肯退讓。就這樣,潘某與全村人僵持了10余年。
2020年,駐海圮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林志平得知此事后,便組織鎮政府、村委會干部等人,不厭其煩地上門做潘某的思想工作。在林志平等人的努力調解下,潘某終于同意退讓。
光是做通了潘某的思想工作還不夠,還有一個問題得解決,那就是誰來修路?為此,林志平積極聯系了多家企業,告知海圮村的實際情況。最終,一家攪拌站答應了幫助擴建村路。今年3月,這條村路終于修建完工。
7月25日,記者在這條村路走訪時,道路的修建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要當好群眾身邊的調解員,不僅要多方了解事情經過,還要及時掌握事情發生的具體情況和細節,才能從源頭解決矛盾糾紛。”提起多年來的調解工作經驗,林志平說,坐在辦公室里很難干好調解工作,必須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了解學習當地的人文地理和百姓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才更好地處理基層矛盾糾紛。
“林所為人很實在。他為我們老百姓做的事情,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海圮村村委會干部潘國團說。
作為司法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也是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司法所發揮著“螺絲釘”作用,夯實法治社會建設的“地基”和“梁柱”。萬寧市12個司法所積極履行職能,為轄區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公共法律服務。
“在這臺公共法律服務終端機上,可以在線申請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仲裁服務、辦理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業務。”只見禮紀司法所工作人員賴仁偉的指尖在這臺機器屏幕上輕輕一點,各類法律服務信息“躍然屏上”。
禮紀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大廳里設置了一臺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機,為來訪群眾提供智能法律咨詢服務。終端機支持現場視頻連線律師進行人工咨詢,申請法律援助、預約公證辦理等公共法律服務“一鍵搞定”。
萬寧市禮紀司法所工作人員賴仁偉引導群眾使用公共法律服務終端機
這是萬寧市司法局為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出的便民新舉措。萬寧市司法局積極打造“7×24”小時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服務網絡,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
目前,萬寧市共有13臺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機正在陸續投放中。
“自助終端機功能很強大,常見的醫患糾紛、勞動糾紛、房屋買賣糾紛,都能通過終端機解答法律疑難,操作起來也十分方便。”在萬寧市禮紀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里,卓先生借助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機現場連線律師,面對面咨詢了關于法律援助方面問題。
“真好,在鄉鎮就能解決法律問題,尋求法律幫助不用多跑腿了。”卓先生說。
管用的“法律顧問”
在線下,為培養一支來自群眾、服務群眾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隊伍,萬寧市做細做實“法律明白人”培育,為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能。
萬寧市龍滾鎮福塘村的“法律明白人”李奮,也是福塘村的網格員。
2022年11月14日,李奮在日常排查矛盾糾紛工作中排查出一宗鄰里糾紛,并及時匯報給龍滾鎮政府綜治辦。
為了及時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龍滾鎮綜治辦聯合龍滾司法所、“法律明白人”、龍滾海岸派出所、福塘村干部以及村民小組組長,聯系雙方當事人到現場當面了解實際情況。
經核實,陳某與東側兄弟家所建房屋間隔一條巷子,巷子口南邊為何某家。為擴寬巷子過道,何某將陳某一家已建好的堵墻拆除,由此引發矛盾。
據了解,涉及糾紛的土地屬村集體所有。在調解過程中,調解人員耐心地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安撫雙方當事人情緒。
萬寧市司法局龍滾司法所所長劉書戀在調解矛盾糾紛
調解人員經過3個小時的調處,促成何某與陳某達成一致協議,過道巷子留出雙方協議寬度,恢復路面平整,已拆毀的堵墻部分由何某負責恢復原樣。雙方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名。最終,該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據統計,截至目前,萬寧市207個行政村(社區)、5個農墾居、6個分公司共培養“法律明白人”671人,實現各村(社區、居、分公司)均培養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的目標,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萬寧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莫積仁介紹,“法律明白人”是參與基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生力量,是新形勢下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激發帶動基層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源動力”。萬寧市將按照相關方案部署,逐步鋪開全市“法律明白人”遴選和培養工作,為提高萬寧市全體公民法治素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法治力量。(孫新武?楊曉暉)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