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多地“囤鹽”,到底需不需要?專家發生:現有食鹽供大于求,所以不建議效仿
(資料圖)
金融界8月24日消息今天中午12點(日本當地時間13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據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根據計劃,排海時間至少持續30年。
對此,海關總署今日發布公告,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受此影響,有民眾“跟風”囤鹽。盒馬多個生鮮電商平臺發現,低鈉鹽、無碘鹽顯示“缺貨”、“補貨中”。京東七鮮超市提供的數據據顯示,無碘鹽從22日至今銷量環比增長208%,碘鹽銷量增長149%。
據揚州新聞廣播報道,24日早上,在大潤發等超市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此外,福州有些市民搶購食用鹽,目前永輝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賣斷貨。
此外,福州發布微博消息,受“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響,福州有些市民搶購食用鹽,目前永輝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賣斷貨。對此,福州市商務局提醒,將繼續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到底需不需要囤鹽?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鹽產區分為海鹽產區、井鹽產區、湖鹽產區。2022年,我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消費結構燒堿51.86%,純堿36.85%,其他11.29%;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原鹽消費去向中,70%左右的原鹽用于鹽化工,其余則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傮w上,現有食鹽產能大于消費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對此,中國鹽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小青表示,我們國家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我國生產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
中國鹽業協會會長表示,我們國家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
本文源自:熱點快報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