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出新規限制大米出口 全球米價飆升對國內市場影響幾何?
新華財經上海8月30日電(王文嫣)近日,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連續出臺多項限制大米出口的相關措施。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的米價飆升,較此前標價上漲17%至26%不等,推動國際米價進一步上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稻米自給率高達99%,國際市場對我國的米價影響有限,但產業鏈上下游和企業仍需采取一定措施,加強抵御風險能力。
印度再度限制大米出口 持續推動國際大米價格上漲
據媒體報道,印度8月25日宣布對蒸谷米征收20%的出口關稅,立即生效,并表示這一關稅將持續至今年10月中旬。8月27日,印度方面又將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價設定為每噸1200美元。為緩解國內大米價格上漲,印度此前已多次發布措施限制相關品種大米出口。
印度是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國,2022年的出口總量約2200萬噸,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據媒體報道,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全球大米價格持續上漲。作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的泰國,大米出口價格飆升。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初吉表示,泰國大米最新售價已標出,泰國大米每公斤價格為21至21.50泰銖(1泰銖≈0.205元人民幣),即從原來的17000泰銖/噸漲至20000至21500泰銖/噸。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大米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8%,創下近12年來的新高。8月上旬,亞洲米價進一步升至近15年來的高點。
國內大米價格平穩 受外部市場影響有限
國際糧價對我國影響幾何?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全國粳米當日均價為5.29元/公斤,秈米當日均價為4.90元/公斤。全國各地絕大多數批發市場米價保持平穩,只有極個別市場米價漲跌互現。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稻米分析師岳姝帆對記者表示,結合數據來看,2022年我國稻米產量為2.08億噸,稻米進口量僅為619萬噸,其中印度大米的進口量在160萬噸左右。此外,我國進口大米的來源地還有越南、泰國、柬埔寨、巴基斯坦以及老撾等國。
“即使其中某個國家禁止稻米出口,也可從其他國家進口,對我國整體進口來講,影響甚微。”岳姝帆表示,此外,我國稻米自給率高達99%,已實現自給自足。目前早稻已收割完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早稻總產量2833.7萬噸,比2022年增加21.5萬噸,增長0.8%,實現豐產,我國稻米市場供應充裕。國際米價上行或對市場心態有一定帶動,但供需形勢決定了我國米價不具備大漲空間,國際市場價格飆升對國內影響有限。
“除了大米,目前玉米、小麥等糧食價格也暫未出現明顯波動,整體處于平穩窄幅偏強運行態勢。”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分析師李紅超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如此,糧食安全一直是我國高度重視的問題,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關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合理采取各項措施保障糧食安全,例如良種培育、加強田間管理、做好儲備工作、做好進出口管理等。
相關企業加強措施抵御風險
有受訪專家表示,盡管國際米價上漲無礙大局,但仍會對少數做大米進口業務、以進口碎米為原料的企業構成一定影響,建議相關企業拓寬進口來源或者使用國產原料規避風險。
上市公司中,金龍魚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有利于管理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此前回答投資者針提出的多國限制大米出口對公司影響的問題時,該公司表示公司大米產品主要使用國產原料。金健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印度和俄羅斯的大米出口禁令對公司的影響暫時有限。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糧價高位震蕩下,種業與飼料板塊有望階段性受益。由于農產品跌價對糧農種植積極性、飼料企業定價的影響均存在滯后性,糧價見頂回落后飼料盈利有望上行,1至2年內種子收入有望維持高增長。同時,考慮到外部因素擾動,本輪糧價下行斜率或較為平緩,有利于延長板塊受益時間。
編輯:張瑤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