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內娛新人同臺競爭,成名偶像卻慘敗?可更殘酷的還在后頭
內娛的音綜還有救嗎?
【資料圖】
站樁。
修音。
千篇一律讓人疲倦。
Sir本也這么以為。
直到前幾天,偶然間刷到了一些看起來似乎有些不一樣的視頻:
白衣少女聲音空靈、衣袂翻飛,如精衛揮動有力的羽翼、群山俱震;
△ 張郁梓內測舞臺《精衛》
波瀾不驚的19歲少年,突然爆發出村口老人暮年一生的詩行;
△ 吳垚滔內測舞臺原創《暮野荒原》
安崎在嗩吶聲中,赤腳跳《囍》,如一朵綻放在烈焰中的黑邊玫瑰;
雙人樂隊灼海豚,在一段驚艷的吉他solo之后無聲對望。
△ 灼海豚內測舞臺《行走的魚》
沒錯。
最近話題不斷的音綜:
舞臺2023
舞臺推薦人:周深、陳嘉樺、黃綺珊。
特邀舞臺推薦人:寧藝卓。
國際舞臺推薦人:樸宰范。
創意總監:王嘉爾。
參賽者里,有孟美岐這樣成名多年的明星,也有還在上學的素人,有中戲學霸,也有獨立樂隊……
類型混雜,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
一開場Sir就被“嚇”到了。
比如說,當年讓人意難平的慶憐終于重返舞臺,誰知,最終卻因為規則,取得了全場倒數第二的成績。
怎么回事?
今晚,Sir刷完第三期,才真正意識到。
這哪是什么常規的音綜啊。
這分明是一檔 生猛的生存游戲 。
它考驗的,不僅是歌手的舞臺能力。
更有真實的人性。
01
焦灼
人性是什么?
首先的一點,就是“ 趨利避害 ”。
拿比賽來說。
26組舞臺歌手,要兩兩組隊PK,你怎么選?都會選擇最強的那個作為隊友?
不。
是選擇 最能展現自己 的那個。
因為合作舞臺要單獨投票,你不能讓隊友的光芒蓋過了自己,組合效果最大化的同時,更要讓自己的展現空間最大化。
于是。
《舞臺2023》的一公組隊便出現了很神奇的一幕,當內測排名第一的張郁梓問不想和她組隊的人站起來時,齊刷刷地站起了一大半,他們直白地表達:
我不愿意和你組隊。
為什么?
因為她的舞蹈光芒太盛, 和她組隊,很容易被“看不見” 。
那什么樣的人最吃香?
實力強勁的“配角”。
比如說,內測排名靠前的蒲羽。
因為她是貝斯手,一方面,貝斯很難成為舞臺的主角,另一方面,貝斯也會是舞臺效果加成大殺器。
△ 蒲羽內測舞臺原創《千葉城》
所以說。
光是看這樣一個組隊的過程,你就能看出許多人的小心思來,每個人都想贏,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被評判甚至被否定,是一個歌手們進入這個生存游戲的常態。
相比于那些一團和氣的綜藝,這恐怕才是真正的現實。
畢竟。
你如果不想贏,來參加競技類綜藝干嘛?
新人要出頭。
默默無聞的“老人”,也想讓大家看到自己。
而這其中。
一些成名歌手所背負的壓力往往更大。
畢竟,前腳被當偶像一樣崇拜。
后腳就評分墊底,怎么也不好看是不?
△ 內測時,專業歌手李佩玲因為選歌太平被認為沒有發揮出唱功,被打了較低分數
尤其是 孟美岐 。
她是在參加節目的歌手里,名氣最大的一位。
于是2700w+的微博粉絲指數更像是巨大的期待的包袱,她不知道用什么心態面對:
內娛的新人后輩,如今要和自己同臺競爭。
更何況。
內測期間,她以新的溫婉面貌帶來的《歸途有風》。
卻差強人意。
黃綺珊直接表示:給你打高分,純粹是因為想給你繼續往前走的機會。
那她,自然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但問題是。
一公表現得好就行了嗎?
不不不。
Sir之所以說,相比常規的音綜,《舞臺2023》看起來更像是一場生存游戲,原因就在于,這個節目里有著一套極其復雜的規則。
可以這么說。
如果你沒適應這個規則,就算你實力靠前,可能也會排名靠后。
如果你掌握了規則。
只要你能力達標,便會輕易過關。
看起來似乎不那么“公平”?
但。
仔細想想, 我們的現實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02
爆發
一公中,最殘酷的規則就是“ 挑戰者 ”。
節目規定。
你只能挑戰內測中比你分數高的組合,如果挑戰成功,那么將增加1-200分不等,而一旦失敗,那么將會扣除1-200分。
于是。
孟美岐和泰國實力女Rapper WONDERFRAME便決定挑戰內測總分第一的安崎與LyLy。
舞臺2023,贊168
老實說,這段表演爆發力十足。
濃麗、張揚、熱辣,讓孟美岐重燃了當年在《創造101》C位的光芒,甚至于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贏了。
然而。
結果公布,孟美岐WONDERFRAME組合以4票之差惜敗,被扣除了200分。
為什么?
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場是大眾投票,她們需要 面對觀眾的審視 。
而孟美岐。
雖然粉絲不少,但許多人在對她的固有印象面前,完全不會考慮投出這一票。
殘酷嗎?
殘酷。
但更殘酷的還在后頭。
俗話說,墻倒眾人推,人只挑軟柿子捏,看到孟美岐WONDERFRAME組合瞬間被扣掉200分,跌入谷底,“收割者”們蜂擁而至。
弱肉強食的角斗場,正式拉開。
首先是內測失利的Rapper奧斯卡和未來星。
他們一開始一頭熱想要挑戰強者安崎LyLy,但一看孟美岐WONDERFRAME被扣之后的分數,立刻調轉方向,開始對后者窮追猛打。
這是人性的趨利避害。
可憎嗎?
也不。
因為對每個歌手而言,機遇只在一瞬間,你可以因為“過意不去”選擇放過失利者。
但目標明確、抓住每一次表現的舞臺的清醒,才是生存游戲中最濃墨重彩的真實。
機會,是懸在每個舞臺歌手頭上的金王冠。
在被大眾看見光芒的可能性面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同樣。
“踩”著孟美岐WONDERFRAME前進的,還有讓人預料不到的兩位少年:徐子未和吳垚滔。
徐子未甚至直說了:“我們就是在等這個低分出現”。
這二位,原本是最讓人感覺不到攻擊性的存在。
一個聲音干凈純澈、擅長清爽情歌;
一個說話慢如“閃電”,氣場穩如掃地僧。
但是。
徐子未因內測的冒險者身份,明明唱功出彩,卻排名危險,這次一公不容出錯。
排名前列的吳垚滔伸出援手,與他成為搭檔,吳垚滔改變了自己的慢節奏創作習慣,也改變了先前的“平凡者”打法。
此刻選擇挑戰,是無奈之舉,也是雙方強大壓力下的最優選。
于是最終的結果。
“收割者”們雙雙取得了勝利,各自贏得了自己的200分。
而孟美岐。
對此無能為力。
這樣的設置,殘酷嗎?
的確,它突破了固有印象中,國人綜藝就是要“一派和氣”,音綜中更是要充滿各種“情感高光”“感人時刻”的套路。
氣氛的和睦是一種理想。
但,舞臺的真實,就是它的競技場特質。
與其說《舞臺2023》是逼迫舞臺歌手展示人性“惡”,不如說,它是想直面歌手的“真”,去展露他們的“野心”。
去呈現漫長壓抑之后怒放的自我表達。
從最初的集結篇,我們就能明白歌手們大多都背負著過氣、糊咖、渺小的陰影……
△ 集結篇犀利的“舞臺背調”
這些所謂“逼”出來的碰撞,不是讓我們在舞臺上看到了最奪目的煙花嗎?
直面欲望的清醒,是舞臺綜藝發展到2023,所需要展露的 娛樂圈真實 。
也是我們這些看客會面臨的 職場與人生的真實 。
03
合作
那么問題來了,這節目是教我們奉行叢林法則嗎?
就像是一次社會觀察的樣板,我們看到許多在內測時無欲無求的人,到了一公就開始展現出自己的棱角,想要贏。
是。
但又不是。
現實社會確實如此沒錯,輿論場的你爭我奪,辦公室的勾心斗角,無論是網絡上還是職場上,腥風血雨的程度相比節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與此同時,我們知道,能支撐我們前進的不會是成功的壓力,而是身邊的,一個個人。
人性不止是趨利避害。
還有互相扶持。
舉例來說,蔡維澤。
內測時,他是與世無爭的,他擁有兩次的表演機會,在明知道第二次優于第一次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第一次較低的分數作為自己的最終成績,原因,就是第一次表演是真的投入感情了。
分數不重要。
而到了一公呢?
他一方面開始選擇“精明”的打法,選擇了有分數加成的陣營,以求自己最終的得分最大化。
但另一方面。
他選擇的組合對象卻是得分靠后的李佩玲,原因也很簡單:
她的分數不該那么低
你看,幫助自己認為需要幫的人,和遵守這個弱肉強食的游戲規則,在他身上一點也不沖突。
而另一個讓Sir覺得欣慰的則是慶憐。
前面說過,內測時他排名倒數第二,按道理說,與他組隊,其實就已經面臨著淘汰的危險(淘汰與否是看兩場得分總和)。
但排名靠前的徐若僑卻對他產生共鳴。
主動和他組隊。
哪怕,組隊之后面臨著倒數第四的基礎分。
而結果呢?
蔡維澤李佩玲貢獻了專業度極高的舞臺《鳳毛麟角》。
舞臺2023,贊78
徐若僑慶憐貢獻了一段韻律感十足的養眼舞臺。
非但實現了逆襲,排名還大幅提升。
達成了雙贏。
可以這么說。
規則背后,本就是一段段人生,殘酷之外,依然會有著各種 情感交融的瞬間 。
就像節目里的王嘉爾:
身為 創意總監, 他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了。
胡子拉碴,頭發后梳。
目的。
不僅是幫助歌手打造舞臺,更是關心舞臺的選擇是否有利于表演者當下的心理狀態與未來發展。
就像節目最后的安崎:
即將公布淘汰名單的時刻,安崎懇求節目組改變規則,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救回一組舞臺歌手。
為此寧愿付出巨大的代價。
結果如何Sir不劇透。
可以說的是,在這場激烈的競技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不同的舞臺風格,更能看得見人性的多元。
而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該有的樣子。
沒錯。
小到一個綜藝,大到整個內娛,說到底,我們想看的其實還是“ 真實的人 ”。
不只是舞臺上的耍耍帥。
或者鏡頭面前的你好我好。
而是允許笨拙,允許直率,允許有欲望,但同時也可以有溫度的,復雜的,多元的活人。
內娛的造星體系,讓人“裝”得實在太久了。
《舞臺2023》里。
但愿,我們還能看到更多的活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就是涂怡樂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