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行業政策點評:創新藥支付再迎邊際改善 政策持續護航產業發展
事件點評:
7 月4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2023 年版征求意見稿)》《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繼2022 年藥品談判續約規則首次明晰后,2023 版規則再度優化,從細則來看,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邊際改善,體現出政策對創新藥產業持續支持。相較于2022 版,新版規則變化主要為以下幾點。
(相關資料圖)
自2025 年起醫保支付標準降幅調整基數階梯上調醫保基金支出預算從 2025 年續約開始不再按照銷售金額 65%計算,而是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藥品費用計算,醫保支付節點金額也相應調增。醫保支付標準降幅調整基數階梯上調,由2 億元、10 億元、20 億元、40 億元相應調增為 3 億元、15 億元、30 億元、60 億元。
重新談判或新增適應癥藥品,續約降幅時扣減上次已發生降幅2022 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增加適應癥的藥品,在今年計算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
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超過4 年品種,計算值減半對于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超過 4 年的品種,無論是否調整支付范圍,支付標準均在之前計算值基礎上減半。
投資建議
創新藥支付端自2022 年開始出現邊際緩和,此次2023 版談判續約規則再度優化,從細則來看,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邊際改善,體現出政策對創新藥產業持續支持。中短期來看,創新產業鏈快速發展下潛在風險及估值持續釋放,此次支付政策再度改善,市場信心有望得到修復。同時從行情調整周期及調整深度來看,當前都進入相對安全窗口,建議積極布局中期業績確定性高及未滿足臨床需求有突破進展相關標的投資機會。
十三五期間國內創新藥產業初步建設完成了相對完善的集政策、人才、資本三大要素創新生態系統,制度根本性變革和系統的成功建設帶動生產要素快速集合,產業結構得以重塑。進入十四五,產業運行至研發升級,創新求真,國際融合階段,創新主體競爭格局從草莽時代地混沌走向分化。在當前復雜經濟背景下,產品管線及公司治理等企業綜合競爭力面臨嚴苛考驗,Pharma 轉型類公司行業沉淀深厚,穿越多輪周期,韌性強勁,同時轉型正步入兌現期,我們看好此類公司業績和估值抬升投資機會,Biotech 板塊,看好研發和商業化得以驗證公司的持續成長投資機會。醫藥生物產業迎來轉型升級歷史機遇,短期受到外部宏觀環境及情緒的影響出現一定波動,長期我們對行業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1、 創新藥臨床推進低于預期,產品及技術授權交易取消風險及技術迭代風險。
2、 醫藥相關政策收緊風險。
3、 國際注冊及商業化低于預期風險。
4、 地緣摩擦及中美生物技術爭端風險。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