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通脹數據點評:CPI同比由平轉降 PPI降幅收窄
(相關資料圖)
事件
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通脹數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2%;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4%,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PPIRM)同比下降6.1%,環比下降0.5%。
點評
7月CPI當月同比下降0.3%,降幅低于市場預期(WIND一致預期下降0.46%),同比由平轉降,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較多;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2%,其中非食品價格上漲是主要貢獻因素。從具體分項指標來看,食品分項價格大部分下降,豬肉價格環比持平;服務價格漲幅擴大,工業消費品環比由降轉升。總體呈現出服務消費好于商品消費的結構特征。
7月PPI當月同比下降4.4%,降幅高于市場預期(WIND一致預期-4.13%),較上月-5.4%降幅收窄1個百分;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受國內生產供應總體充足、部分行業需求改善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等因素影響,PPI環比、同比降幅均收窄。分行業來看,7月在30個主要行業中,13個行業價格環比上漲,上漲較多的油氣開采(4.2%)、黑色采選(1.2%)、煙草制品(0.8%)、紡織服裝(0.6%)、有色采選(0.5%),環比持平的行業有紡織和食品制造,環比下降較多的行業有煤炭采洗(-2%)、非金屬礦物制品(-2%)、非金采選(-1.7%)、化學原料及制品(-1.2%)、造紙及紙制品(-1.1%)。
總結和觀點
總體來看,7月同比由平轉降,PPI延續低位。7月物價水平仍然在較低位置運行,主要是受到豬肉價格持續磨底,其他食品價格供應充足而價格多數下降,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制造業內需改善有限、外需持續疲軟等綜合影響,不過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有所收窄。
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錄得48.7%,連續11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外部經濟環境仍然疲弱,外需持續低迷,不過隨著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發展定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擴內需促消費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國內經濟將持續修復改善,物價指數有望進一步改善。對于債券市場,在OMO到期壓力較小、稅期影響尚未來臨之際,預計資金面延續寬松態勢,此外降準預期的發酵也對債市形成一定支撐。近期市場對政策出臺的反應逐步鈍化,政策從出臺到實施再到對實體經濟形成有效提振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內債市大幅調整的風險可控。
風險提示
政策邊際變化。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