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新勢力技術輸出!繼小鵬之后,零跑將向外企技術授權
財聯社8月2日報道,大眾旗下捷達品牌或購買零跑技術平臺。
時代財經就此消息向零跑汽車求證,零跑方面對此不予置評。不過,在7月31日的零跑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發布會上,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表示:“我們已有授權外國企業購買我們的技術,目前零跑基本確定和外國企業簽署MOU(諒解備忘錄)。其并表示:“零跑不僅要做一家汽車公司,還要做一家技術輸出的公司。這將成為零跑在未來新的一種業務模式?!?/p>
【資料圖】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就在上周,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大眾集團將以約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小鵬汽車約4.99%的股份,并將聯合開發兩款大眾品牌的電動車型。
汽車電動化時代,從小鵬到零跑,中國企業從技術輸入方轉變為技術輸出方,技術輸出能否成為新勢力賣車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
零跑開始技術輸出
要實現技術輸出,零跑的底氣從何而來?其技術又有哪些優勢?
在零跑汽車看來,智能化主導的新能源汽車下半場,電子電氣架構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智能化上限?;谶@樣的背景,零跑全域自研“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據悉,零跑“四葉草”架構,核心電子部件全域自研,率先真正實現中央集成,首搭車型將于2023年9月亮相。
據悉,“四葉草”架構實現1顆SOC芯片(高通8295)+1顆MCU芯片(NXP S32G)組成的“中央超算”。正如人的左右腦,SOC負責數據處理,MCU負責邏輯計算,從而系統化融合座艙域、智駕域、動力域、車身域“四域合一”,覆蓋15個模塊功能,并可實現無感OTA、個性化功能集成等。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將技術作為標簽的零跑不僅只滿足做主機廠,還意圖成為智能電動全套解決方案提供者,以此迎來第二增長曲線。
根據零跑官方消息,零跑堅持全域自研,在電子電氣、電池、電驅、座艙、智駕、整車層面具備自研自造實力,且量產行業領先的一系列技術。零跑技術共享,目前已在多個領域收獲外部訂單,當前具備四種技術輸出商業合作模式。
模式一,基于“四葉草”架構及周邊控制器(含車燈、攝像頭、雷達等)的技術共享。模式二,基于“四葉草”架構、周邊控制器及電池、電驅的技術共享。模式三,基于下車體(含電子電氣架構、電池、電驅)整體交付的技術共享。模式四,基于整車級合作的技術共享。
朱江明透露,現在比較確定(合作)的是有兩家,分別是整車技術的授權和整個下車體技術架構的授權。
此外,零跑還將目光投像海外,將向外企技術授權,以實現技術出海。
根據財聯社8月2日報道,大眾旗下捷達品牌正在與零跑汽車談合作,目前一汽方面已下發內部文件,若合作達成,捷達將主攻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并將像一汽奧迪將營銷公司遷至杭州去?!芭c大眾-小鵬合作方式不同,這次一汽-大眾很有可能‘買斷’零跑的某一代平臺技術。”
時代財經就此消息向零跑方面求證,零跑對此表示“不予置評”。
不過,朱江明在日前的發布會采訪環節表示,“目前零跑基本確定和外國企業簽署MOU(諒解備忘錄),向外國企業授權技術。”
第二增長曲線開“卷”
從賣車到賣技術,新勢力們開始卷“第二增長曲線”。
“我們現在也很樂意把這些能力對外輸出,這會成為零跑未來新的一種業務模式。我相信將來也會成為零跑的一個增長點?!敝旖鞅救硕啻握劶傲闩芗夹g時如是說。
小鵬汽車同樣正在描繪技術輸出的藍圖。
根據36氪報道,大眾入股之后,小鵬汽車在與投資人的溝通中,描繪了一個技術服務商的新故事?!皬拿髂觊_始,小鵬將獲得技術服務收入,這非常高毛利。”“未來3-5年如果技術突破,我們也會在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向出行服務商開放合作?!?/p>
與大眾的合作,無疑讓小鵬收到立竿見影的短期收益。50億元資金到賬,能大大緩解小鵬的資金壓力。合作消息確定當日,7月26日,小鵬汽車美股盤中股價一度漲超40%。截至當日收盤,股價漲26.69%,報19.46美元,股價創一年來新高。
此外,奧迪與其中國合資伙伴上汽集團,雙方簽署了戰略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雙方將通過共同開發,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產品組合。吉利、雷諾則于7月達成協議,成立新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研發、制造和供應先進的混合動力總成和高效的燃油動力總成。
“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確實走在全球領先的位置,未來肯定也會有(向海外車企技術輸出)這種模式。這將是我們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機會。”朱江明這樣評價。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全球車企需要與中國車企加強合作,來緊跟中國車企在本土市場的快速進化迭代,尤其是在軟件開發方面?!被葑u評級中國企業研究董事楊菁認為,全球汽車市場百余年歷史中,經歷了多輪技術迭代、合資合作、兼并重組,才形成了現在的市場格局。全球車企與中國造車新勢力合作,說明大象正在加速轉身。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還遠未定型,中國本土的車企反而需要加強危機感。
至于外界對于向海外車企技術輸出、開放技術會否失去自身靈魂的擔憂。朱江明顯得很坦然。在他看來,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特別是電子(技術),不用像傳統機械那樣去保守。對比零跑以往發布的2019年、2021年的產品,現在2023年的產品完全不一樣。
楊菁認為,在汽車電動化時代,中國企業從技術輸入方轉變為技術輸出方。然而,作為技術輸出方,中國企業也要警惕核心技術外泄的風險。
朱江明透露,在9月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零跑將帶著此次發布的全新電子電氣架構,以及新一代電驅、新一代CTC電池底盤一體化等技術亮相,做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拔覀冇X得現在中國的車企應該去參加(海外)車展,因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先進的,大家對此已經有一種認同感了。這個時候去慕尼黑參展可能會引來更多行業和用戶的關注,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慕尼黑車展能為零跑輸出技術帶來多少加持還未可知,但新勢力們意圖通過賣技術獲得第二增長曲線的好戲或許才剛剛開始上演。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